1939年,日本佳友公司以技術合作之名,將德國人(1926年)勞倫茲·勃朗于創造發明的RV減速機收于旗下。從1944年成立帝人公司至今70余年。RV減速機無論是飛機制造、紡織機械、精密機床、醫療機械,還是現代的機器人,世界范圍內的霸主地位無人可以撼動。
在RV系列產品的連鎖性技術方面,更是廣泛地在制造技術以及制造裝備延伸領域達到爐火純青。
首先是裝備,我國對該產品的技術裝備研究人員太少。停留在研究院、政策支持等的誤區。而1950年到1960年擺線磨床在日本誕生,擺線減速機等以大力推廣。中國引進擺線減速機是60年代。80年代才推廣眾多的國產磨齒機在睡覺。 而中國目前能生產擺線磨床的設備是無法生產合格的RV減速機以及合格的擺線齒輪。
加工中心,數控機床更是如此,所有生產RV減速機精加工設備一律是進口設備。我看到洛陽有家生產RV減速機,將大幅圖片展示將中國國產(或許進口)游標尺測量RV減速機零件。
此圖一出業內人士怎么會相信國產RV減速機?!1980年日本公司將RV減速機運用于機器人行業,至今37年。這特有的37年定格了不得不承認的強大運用積累。
相比中國的RV生產廠家,專業程度的缺失形成強烈的反差。
國產工具無法生產合格的RV零件。中國生產量具的廠家無法測量RV減速機的全過程的。檢具,量具的提升是整個制造產業制造的提升。我國高端裝備生產進口了多少國外工具我們無以考評,但是提升是必須的。
我們沒法要求決策者的行為,中國到目前為止,高端制造工具全進口或者大部分進口,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目前,國產RV制作精度對比情況,通過對比,我們傳遞專業人做專業事。
武漢精華重復定位最高精度0.2-0.3弧分,對外宣布0.5弧分,采用瑞士的磨齒技術,質量穩定。有30余年的制造歷史,發展相對緩慢。
南通廠家,最高精度0.8弧分,對外宣布1弧分,采用日本的磨齒技術2016年下半年有兩個規格才相對穩定。研究制造年限5年。
泰川及浙江恒豐泰,最高精度2弧分,對外宣布2弧分,采用德國磨齒技術,該企業專業20余年,然而擺線齒輪技術到目前為止為空缺。
國產的很多磨齒技術相對應該都是三、四流或者不入流的廠家。重復精度都會高于2弧分。在機器人領域嚴重拖后腿,以至于國內專業人士的信任度降低。
魚目混雜的國產RV減速機除了硬件以外,也少不了專業技術的再生。
軸承的精度影響RV減速機的使用壽命和運動效果。在高端使用場所,因為它噪音小,使用壽命長。只有眾多的配件廠家全部提升產品品質才是解決國產RV減速機成功的有效途徑。
合格的RV減速機標準:
溫升小:溫升小于35度是合格的產品;
間隙小:無論是空載還是重載無間隙的RV減速機,建議在重復定位精度0.5弧分之下。這樣,六軸的機器人重復定位精度就不會高于0.02mm。一個產品在運動狀況下,沒有溫升,無(小)間隙,是廣受歡迎的。
筆者不知道RV減速機什么時候進入中國,有一點很清楚:產品進入日本之后,日本是以成功模式在研究和提升。一個產品牽動了磨齒機的生產帶來高端數控機床,加工中心的大變革;提升軸承的變革,提升生產工具國產高端化。在夾具,檢具這些國之根本的領域提升制造基礎,難道不是我們該司思考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