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復產復工的日漸穩定,中國移動機器人行業引發了新一輪的百態眾生相。
市場格局或將改變
近日,中國移動機器人(AGV)產業聯盟發出最新的一組數據,2019年度,中國移動機器人(AGV/AMR)市場規模達到61.75億元,較之于2018年增長幅度為45.2%,其中營收超億元的企業達到18家。2019年AGV機器人所有品類產品新增量33400 臺,較之于2018年增長約12.8%。
2019年度,在傳統汽車、制造業應用受限、增速放緩的基礎上,不少新興行業得到快速發展,凝聚了大數據、人工智能、AI技術的新型移動機器人(AGV)企業發展速度驚人,大有改變中國物流機器人市場格局的態勢。
而2020年,伴隨著疫情的突發而至,部分地區的物流機器人及中小企業遭受了員工復工、供應鏈、項目交付、資金鏈等一系列難題,正在為新一年的“生存之戰”絞盡腦汁,而與之不同的是,有著更多渠道、品牌、資金、專長優勢的企業正在野心勃勃的開展新業務的拓展。
工業轉商用 市場拓展
“工業領域水深,漸成紅海,我們已經不想愛了。”有業內人士表示。從工業領域轉到商用市場,已經成為2020開年來悄然而至的演變趨勢。“一場疫情引發了我們更多的思考,我們希望能夠進入到市場空間更廣泛的商用領域。”在物流機器人領域拼搏了十多年了蘇州CSG華曉總經理李大偉先生如是說。目前,CSG華曉已經針對公共消毒開發出了消毒機器人,且正在以每月一款的開發速度加速拓展商用領域。
中國移動機器人(AGV)產業聯盟執行秘書長、新戰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副所長李進科先生曾在2019年底預測,2020將是商用移動機器人破局之年。隨著移動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與市場需求的急劇變化,商用移動機器人成為時代發展的趨勢,市場應用空間迅猛拓展,特別是在環保環衛,物流配送,醫療醫院,商場導引、公共領域清潔等一些場合得到快速響應。
這一認知成為行業的共識,據悉,目前約有10%的物流機器人企業已經或正在轉型為工業為主,商用為輔的業務方向,其中部分企業成功開發出應用于當前醫療領域的物品配送、集體消殺、清潔、巡檢、送餐等機器人產品。
在這些企業當中,有的擁有技術優勢,原本就以新型導航方式為主,且導航模塊、底盤設計均有積累;有的擁有渠道優勢,業務領域早已延伸到醫院醫療行業,有的則擁有當地政府資源,順勢而為。
商用之海 不可盲目進軍
毫無疑問,2020年中國移動機器人(AGV含商用)市場會有大幅增長,在個別細分領域有望突破,如醫療、勞動密集的3C行業等細分領域。短期內,醫藥領域自動化需求將有望暴增,對整個產業來講屬于利好。
但值得注意的是,商用之地,并不適用于每一家企業。畢竟一個行業的發展需要經濟、技術以及市場應用需求等多因素共同促進,而現階段我國移動服務類機器人仍處于初期,疫情對提高機器人認知,以及拓展機器人新的應用場景大有幫助,但疫情帶來的需求是階段性的。業內企業需依據自身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