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京東配送機器人正式投入運營,在中國人民大學完成首單配送任務,預計下半年在高校大規模推廣。
目前,小型無人車可放置5件快遞,每日配送10-20單。配送過程中,無人車頂的激光感應系統會自動檢測前方行人車輛,會自動停車避障,可攀登25度的上坡。
達到目的地時,通過京東APP、手機短信等方式通知客戶。客戶輸入提貨碼即可取走自己的包裹。
據京東方面透露,這臺機器人此前的造價大約等同于一輛奧迪Q7(70萬左右)。你沒聽錯是70萬!
央視的《經濟半小時》也報道了京東機器人配送,不過滿屏的尷尬,首先是速度太慢,還沒學生步行的速度快,而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機器人的最快速度和電動車差不多。
此外,行進過程中,工作人員一直拿著遙控裝置尾隨在機器人身后,遇到前方有人時,工作人員就會主動上前,讓行人避讓機器人。

上個隔離帶都有可能會翻車
在貨物送達時,配送機器人多次出現偏差故障,偏差距離高達20多米。
當然,在配送機器人應用初期出現些許問題是難免的,我們也希望未來無人配送技術能夠越來越成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
或許我們隊新技術,新事物的期待太高了!所以要求也就高了,給它們一點時間,一點空間,在試錯與改錯中前進,畢竟科技的東西是需要不斷測試和反復的試驗考證,不可能是一蹴而就,也不能是一出來就表現完美。期待配送機器人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