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系統集成商相對國外
具有比較優勢,發展方向包括兩個:一是在體量比較大的應用領域做深做專,伴隨下游企
業成長而成長;二是有跨領域作業的能力,通過跨領域拿單上規模。?
(一) 產業鏈各環節的突破思路
我國機器人產業近期需要在關鍵零部件、機器人本體和系統集成等三個方面都要有突破。在關鍵零部件突破中,有兩種思路,包括自制和與外部企業深度合作,減速機國產化是重中之重;在本體方面,我們長期看好能夠突破關鍵零部件的本體企業,國產本體短期突破方向在于低端產能的自動化替代,長期來看還是要往高端發展。國內系統集成商相對國外具有比較優勢,發展方向包括兩個:一是在體量比較大的應用領域做深做專,伴隨下游企業成長而成長;二是有跨領域作業的能力,通過跨領域拿單上規模。
(二) 未來 3-5 年可能的突破點及主要方向
關鍵零部件:關節零部件有望實現重大突破,特別是 RV 減速機和諧波減速機,預計 RV 減速機需要3-5年時間,但是諧波減速機可能更快。伺服電機可能通過海外并購的方式實現突破。
低成本六軸通用機器人:目前看諧波減速機國產化應該時間不會太長,小型六軸通用機器人可能很快研制出低成本本體。而且從全球機器人應用從汽車向其它行業擴散的趨勢來看,小型機器人市場潛力巨大。近期國內機器人企業在小型機器人領域進展較快。大型機器人需要等RV減速機先突破。估計未來5年內會出現營收規模5-10億的六軸通用機器人企業。
四軸以下專用機器人:隨著國內“低端產能”自動化需求增加,桁架機器人、SCARA 機器人、DELTA 并聯機器人和桌面機器人的市場需求將迅速增加。能夠研制出上述四軸以上專用機器人的機器人企業有望在未來 5 年內實現 5-10 億的營收規模。
可自由編程的自動化設備:類似于 AGV 的其它可自由編程的自動化設備,適用于國內“低端產能”。
醫療機器人:國內服務機器人將是未來幾年國內機器人行業主要發展方向之一,特別是醫療機器人方面已經取得較大進展,例如哈工大的腹腔鏡微創手術機器人將在兩年內實現臨床,其它如康復機器人也有望很快實現產業化。
10 億以上規模的系統集成商:隨著系統集成標準化程度逐步提高,以及出現更多具有跨領域系統集成能力的企業,將出現多家集成業務規模超過 10 億的集成商,而且可能存在使用國產經濟型本體的大規模系統集成商。
其它機器人前沿技術:目前國內機器人行業處于創新活躍期,創業型機器人企業可能在機器人智能、機器人視覺技術、人機交互等方面取得創新性的突破,取得世界領先的成果。
(三) 國內機器人行業長期發展的三個階段
現階段我國機器人行業處于行業興起階段,我們預計未來 5 年仍這一階段,國內機器人行業高速發展。之后隨著全球機器人技術的進步,國內工業機器人行業逐漸走向成熟。我們預計 15 年后國內機器人行業蓬勃發展,屆時機器人將走入家庭,服務機器人出現爆發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