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所長葉甜春認為,機器人產業發展離不開三個鏈條的融合:技術鏈條、產業鏈條和金融鏈條?!岸颊f機器人現在處在風口,能飛起來還是掉下去關鍵看兩點:核心技術和好的商業模式為機器人的發展插上翅膀;是否有帶動機器人發展的風——金融資本?!?/span>
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與技術創新之探索
我國制造業自動化程度距制造業強國尚有約10倍以上的增長空間,預計到2020年達到目前世界發達國家機器人裝機密度中等水平,需增加機器人裝機量130萬臺。
工業機器人作為高端制造裝備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明顯的產業特征,工業機器人是制造業實現數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重要載體,機器人及以其為主體的自動化成套裝備推動著制造業由密集型手工作業向信息化、自動化方向升級,是提升制造產業發展質量和競爭力的重要路徑,工業機器人向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必將促進我國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到來。
有關部門已然看到國內機器人產業的問題癥結,一系列新的助推機器人發展的政策措施陸續出爐,比如工信部組織制訂了我國機器人技術路線圖及機器人產業“十三五”規劃;中國國家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也已啟動,總部在上海,廣州、沈陽、重慶設三個分中心,該項工作由發改委會同工信部、國家標準委、國家認監委等部門共同推進;另外,國家還將從擴大國際合作、通過產業基金等領域支持行業發展。
企業層面:兩種思路進行技術武裝
對企業而言,武裝自己則是關鍵所在。業內認為,這種技術突破可有兩種思路。
一是走關鍵零部件自主研發路線。比如國內廣州數控、南京埃斯頓等企業利用原來在機床數控系統和伺服系統方面的經驗,自主研發機器人控制器和伺服系統。
而廣東嘉騰今年4月更是憑借兩款擁有核心技術的AGV(自動牽引機器人),進駐到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核心展區。該公司副總裁陳洪波介紹,“四大家族”擅長的都是機械手(即“機器代手”),而他們攻關物流機器人(即“機器代腳”),能繞開“四大家族”的技術圍堵。
物流機器人的關鍵零部件是導航部件,即給機器人劃定行走路線的部件,目前廣東嘉騰研發的無軌慣性導航技術已站在AGV導航技術的制高點。
另一種路線是深度合作,即打通機器人產業上下游。比如安徽埃夫特等企業,聯合上游關鍵零部件廠商,如固高(深圳)、南通振康等,共同突破減速機等關鍵零部件。
另外,對外并購,如美的集團45億美元收購德國機器人制造商庫卡集團,也是一條“捷徑”。
研究表明,國外機器人產業發展主要得益于基礎科學研究積累、研制積累、覆蓋機器人產業整個價值鏈的創新積累、自主創新積累和時間積累等多元化路徑。考慮到核心關鍵技術積累的長期性和風險性,機器人產業核心技術的保護也是一個決定機器人產業成敗的戰略性問題。從歐盟數字經濟專員岡瑟·厄廷格(GuentherOettinger)反對德國機器人公司庫卡被美的收購事件上看,發達國家已充分認識到機器人核心關鍵技術積累與保護的戰略地位和作用。厄廷格強調,庫卡對于歐洲工業的數字未來具有重要意義,因此要讓庫卡的股份掌握在歐洲人手中。德國政府也密切監測中國對庫卡收購會不會產生核心關鍵技術流失,即使德國總理默克爾不愿意對庫卡被收購進行干預。這對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具有極強的政策價值。要積累和提升我國機器人產業內生和可持續發展的全球競爭優勢,首先必須格外重視機器人基礎科學研究積累、研制積累、覆蓋整個產業價值鏈的創新積累、自主創新積累和時間積累路徑建設,同時還要設立和完善機器人產業關鍵核心技術的保護制度體系。如果擁有自主品牌保護和國內市場需求培育和保護的有利條件,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后發優勢提升的道路就不會漫長和遙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