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全面推進制造過程智能化升級珠三角工業機器人使用量年增30%
曾幾何時,廣袤的珠三角村村點火、家家冒煙,吸引了一波又一波民工南下珠江。然而,今天的珠三角,有一支新的“產業大軍”已嶄露頭角,他們就是“機器人大軍”。
珠三角,這個位于中國南方的“世界工廠”正在歷史演進進程中拋開低端制造的舊時代,鍛造屬于自己的“新紀元”。
2014年,廣東機器人市場規模約占全國三分之一。
在珠三角,家電業率先大規模“機器換人”,電子信息產業緊緊跟上,汽車、紡織服裝等行業也蓄勢待發。“機器人銷量幾乎年年翻番,形成了對市場、企業、社會的巨大沖擊波。”廣州一些機器人制造商告訴記者。
沖擊波源自民間。經歷30多年發展,珠三角成為全球矚目的“世界工廠”,但勞動力、土地、環境承載已摸到“天花板”。“現實需求點燃企業‘變身沖動’。珠三角制造業云圖上,象征機器人應用的亮點密集度直線上升。”深圳機器人協會秘書長畢亞雷說。
該協會的數據顯示,珠三角工業機器人使用量年均增速達30%,有些行業達60%。
沖擊波源自政府。東莞、佛山相繼出臺“機器換人”鼓勵措施;廣東省政府提出到2017年對50%以上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施技改。廣東省經信委總經濟師王月琴說,廣東正積極實施“機器人應用”計劃,全面推進制造過程智能化升級。
通過加速推進機器人應用,珠三角傳統制造業正在發生巨變。數據顯示,2014年廣東高技術制造業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長11.4%,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提高0.6個百分點。
“珠三角為先導,一個中國制造新紀元正在誕生。這個紀元是互聯網的,也是機器人的,是個信息化、智能化疊加的新時代。”廣東自動化學會理事長劉奕華說。
在這個“新紀元”,一系列深刻變化正在發生。
首先,是勞動的改變。一些制造業企業已從爭奪人口紅利轉向爭奪“機器人紅利”。廣州白云山制藥總廠已上馬數條新試劑生產線。“一些自動化生產線,可將原需47個人操作的車間減少到只需3人。”廠長朱少璇認為,當前企業的競爭已經不再是價格的競爭而是技術的競爭。
其次,思維的改變。變化最明顯地體現在創業路向上。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數據顯示,2014年,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等行業新登記注冊企業增速較快,均在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