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WRC)現場,深圳賽博格機器人有限公司正式發布全球首款輕量化仿生靈巧手Cyborg-H01。這款僅重500克卻能承載10公斤負載的核心部件,一舉打破重載人形機器人“靈巧執行”技術瓶頸,標志著我國在工業機器人核心領域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歷史性跨越,成功破解該領域“卡脖子”難題。
從性能參數看,賽博格Cyborg-H01展現出全球領先優勢。相較于特斯拉OptimusGen-2(28自由度)、英國ShadowHand(19自由度)等國際同類產品,其以16自由度實現0.1N級力控精度,可精準適配電力巡檢、核電站維修等高危場景,在極端環境下的穩定性與適應性尤為突出。
賽博格創始人董典彪博士介紹,搭載該靈巧手的全尺寸人形機器人,實現雙臂20公斤負載與4小時續航能力,通過“肩-胸-膝”多部位協同承力技術,將局部關節負載降低40%。在深圳某變電站實測中,機器人可自主完成高壓設備檢修,作業效率較人工提升3倍,且實現零事故運行,充分驗證了技術的實用性與安全性。
“當前機器人行業正經歷深刻變革,工業領域對高精度、高負載、強適應的智能裝備需求日益迫切。”董典彪分析,隨著技術迭代,機器人將在更多復雜場景發揮關鍵作用。他強調,賽博格始終以“人工智能+機器人本體”深度融合為路徑,致力于解放高危高負荷作業人群,提升勞動保障水平。
董典彪表示,此次靈巧手的推出,是踐行這一理念的關鍵突破。得益于政策扶持、產業鏈配套、人才集聚與資本助力的良好生態,硬科技企業得以獲得全生命周期支持,這更堅定了我們賦能行業升級的決心。
談及技術突破的產業影響,董典彪指出,這將引發多維度積極變革:創新鏈上,帶動本土供應商協同開發專用傳感器,推動集成商針對高危場景定制機型;價值鏈上,顯著降低重載機器人系統成本,為中小企業智能化改造降低門檻;就業鏈上,既能替代電力、礦山等行業高危崗位,又將催生機器人運維等新興職業,實現產業生態的系統性升級。
賽博格投資人、昱烽晟泰資本董事長馬立雄認為,這一突破不僅是單一技術的革新,更是產業生態的質變。“隨著生態體系持續完善,有望形成規模龐大的國產重載機器人產業集群,在全球競爭中占據重要地位。”
此次技術突破與《“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高度契合,成為規劃落地的實踐范本。在產業生態構建上,賽博格牽頭制定《工業重載移動機器人性能要求》團體標準,聯合力勁科技、沈陽鑄造所等建立“材料-本體-應用”協同創新平臺,帶動產業鏈上下游200余家企業協同發展。
從實驗室的仿生學突破到高危現場的實戰檢驗,賽博格以“身體協同+中樞決策+靈巧執行”的技術三角,為中國機器人產業注入鮮活實踐。賽博格Cyborg-H01“靈巧手”的發布,不僅彰顯了機械裝備的精準效能,更標志著中國智造對全球機器人產業格局的重塑。
8月9日,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WRC)現場,深圳賽博格機器人有限公司正式發布全球首款輕量化仿生靈巧手Cyborg-H01。這款僅重500克卻能承載10公斤負載的核心部件,一舉打破重載人形機器人“靈巧執行”技術瓶頸,標志著我國在工業機器人核心領域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歷史性跨越,成功破解該領域“卡脖子”難題。
從性能參數看,賽博格Cyborg-H01展現出全球領先優勢。相較于特斯拉OptimusGen-2(28自由度)、英國ShadowHand(19自由度)等國際同類產品,其以16自由度實現0.1N級力控精度,可精準適配電力巡檢、核電站維修等高危場景,在極端環境下的穩定性與適應性尤為突出。
賽博格創始人董典彪博士介紹,搭載該靈巧手的全尺寸人形機器人,實現雙臂20公斤負載與4小時續航能力,通過“肩-胸-膝”多部位協同承力技術,將局部關節負載降低40%。在深圳某變電站實測中,機器人可自主完成高壓設備檢修,作業效率較人工提升3倍,且實現零事故運行,充分驗證了技術的實用性與安全性。
“當前機器人行業正經歷深刻變革,工業領域對高精度、高負載、強適應的智能裝備需求日益迫切。”董典彪分析,隨著技術迭代,機器人將在更多復雜場景發揮關鍵作用。他強調,賽博格始終以“人工智能+機器人本體”深度融合為路徑,致力于解放高危高負荷作業人群,提升勞動保障水平。
董典彪表示,此次靈巧手的推出,是踐行這一理念的關鍵突破。得益于政策扶持、產業鏈配套、人才集聚與資本助力的良好生態,硬科技企業得以獲得全生命周期支持,這更堅定了我們賦能行業升級的決心。
談及技術突破的產業影響,董典彪指出,這將引發多維度積極變革:創新鏈上,帶動本土供應商協同開發專用傳感器,推動集成商針對高危場景定制機型;價值鏈上,顯著降低重載機器人系統成本,為中小企業智能化改造降低門檻;就業鏈上,既能替代電力、礦山等行業高危崗位,又將催生機器人運維等新興職業,實現產業生態的系統性升級。
賽博格投資人、昱烽晟泰資本董事長馬立雄認為,這一突破不僅是單一技術的革新,更是產業生態的質變。“隨著生態體系持續完善,有望形成規模龐大的國產重載機器人產業集群,在全球競爭中占據重要地位。”
此次技術突破與《“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高度契合,成為規劃落地的實踐范本。在產業生態構建上,賽博格牽頭制定《工業重載移動機器人性能要求》團體標準,聯合力勁科技、沈陽鑄造所等建立“材料-本體-應用”協同創新平臺,帶動產業鏈上下游200余家企業協同發展。
從實驗室的仿生學突破到高危現場的實戰檢驗,賽博格以“身體協同+中樞決策+靈巧執行”的技術三角,為中國機器人產業注入鮮活實踐。賽博格Cyborg-H01“靈巧手”的發布,不僅彰顯了機械裝備的精準效能,更標志著中國智造對全球機器人產業格局的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