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上午,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亦莊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尹力,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李樂成,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殷勇,全國政協常委、致公黨中央副主席、全國婦聯副主席、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徐曉蘭,世界機器人合作組織理事長喬紅等領導出席開幕式并參加啟動儀式。
作為大會“機器人+建筑”核心論壇,由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中國建筑先進技術研究院承辦的“建筑機器人技術創新與行業發展交流會”于8月9日成功舉辦。論壇聚焦建筑領域應用場景,深入探討建筑業變革及建筑機器人技術發展趨勢,分享建筑機器人創新產品與工程應用實踐,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總工程師張峰出席會議并發表致辭。
豐坦機器人創始人、CEO李自可受邀出席并作《建筑機器人推動行業系統性變革》主題報告,分享豐坦在建筑機器人領域的技術探索與實踐經驗,系統闡述建筑機器人的行業重塑價值、應用邏輯與未來方向。
隨著技術迭代與建筑機器人的深度應用,行業正迎來系統性變革。李自可表示,這種變革集中體現在商業模式的優化、組織管理的重構、流程工藝的革新以及質量安全的升級四大核心維度。
在商業模式上,“施工總包—機器人勞務” 的業務模式,從產業鏈源頭提升商業效率。施工管理以“機器人+人”為關注點,重新適配工序工藝及人機協同的流程優化,組織分工與質量控制根據機器人的作業特性重新定義標準。
組織管理的調整又進一步驅動流程與工藝的革新,促使施工工序圍繞人機協同需求完成重構,形成更高效的作業鏈路。最終,通過機器人的精細化、標準化操作,施工質量穩定性顯著提升,安全風險有效降低。四大變革層層遞進,共同推動建筑行業向高效、協同、優質、安全的方向深度轉型。
系統性變革為行業注入強勁動能,但建筑機器人的成功應用還面臨諸多挑戰。對此,李自可表示:“建筑機器人的成功應用并非單一環節的突破,而是場景、工具、組織、方法、能力五大核心要素協同作用的結果。”
李自可認為,在五大要素中,首先要立足具體施工場景,精準識別機器人與人工的優勢差異,為技術落地找準定位;其次要選擇適配場景的工具支撐,通過完善的建筑機器人產品提供硬件基礎;在此之上,需搭建人機協同的組織架構,例如在噴涂作業階段,需明確機器人操作員、修補大工、上料小工等角色分工,理順管理權責;同時,圍繞機器人作業特性優化工序工藝,形成標準化的方法體系;最終,通過技能培養提升人員操控與協同能力,確保工具、組織與方法在實踐場景中有效落地。五大要素環環相扣,共同構成建筑機器人應用價值的完整轉化鏈條。
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以“讓機器人更智慧,讓具身體更智能”為主題,通過匯聚全球智慧、整合產業資源,已成為具身機器人發展的“超級樞紐”,為建筑、醫療、服務等領域帶來顛覆性變革。
作為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唯一受邀的內地建筑機器人廠商,豐坦機器人深感責任與擔當。未來,豐坦將持續聚焦建筑施工場景需求,深化建筑機器人技術與產品研發,通過更專業的全鏈條服務,助力建筑行業實現更深層次的系統性變革,為建筑機器人的規模化落地貢獻更多創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