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催化下,服務機器人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市場熱情,“無接觸”剛需被迅速引爆。一個更直觀的數字是,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2020年2月至今,機器人賽道的融資數量就已達15起,融資規模將近30億美元。
作為聚焦于無人配送機器人“擎朗智能”的創始人,李通沒有過多融資壓力的理由。2020年3月9日,擎朗智能剛剛宣布已于2019年年末完成了2億元B輪融資。
無獨有偶,同日,國內機器人制造商卡諾普也披露于近期已完成億元級B輪融資。
卡諾普聯合創始人兼CTO朱路生也透露,目前公司資金儲備充足,雖然2020年沒有明確的融資計劃,但一直都有陸陸續續找上門來的投資機構。
事實上,此番機器人行業熱潮的信號已有所延誤。多家機器人企業及相關領域的投資人表示,2019年國內的機器人賽道就頗受資本追捧。
如今,作為新基建的領域之一,在“疫”后重建的這場硬仗中,機器人領域又將掀起怎樣的投資熱潮?在行業格局日漸清晰的機器人賽道中奔跑,哪些企業又將優先勝出?
融資密集涌現,機器人賽道“重返”資本風口?
憑借“不戴口罩的逆行者”的光榮稱號,服務機器人在此次疫情期間正式C位出道。
作為不知疲倦的小戰士,各位機器人既能到一線病區消毒殺菌,又能穿梭在室內完成“無接觸”式送餐送藥,好不熱鬧。
受益于無接觸服務的安全性,一時間,服務機器人成為了市場的弄潮兒,頗受追捧。在大量市場需求的刺激下,多家機器人企業訂單量猛增。李通告訴投中網,截止3月12日,擎朗一共交付百臺送餐機器人,公司共接到全國各地醫院的500多臺送餐機器人的需求,目前已經在排隊部署。此次疫情,擎朗交付一線的機器人總價值約千萬人民幣。
德聯資本合伙人肖然對投中網佐證了這一點,“這個時候宣布完成新融資的機器人項目,一定是疫情前就完成了絕大部分工作。那么就需要把時間退回到2019年,從我們機構接觸的項目來看,按數量排序機器人是排名第二的行業。”肖然同時表示,即使那些2020年拿到新融資的機器人項目中也存在一些早期項目,但影響力更大一些的都不是新公司,至少成立了多年甚至更久的時間,在技術、產品和在應用場景中積累和打磨了很久,并開始進入初步規模化放量的階段。

而剛剛完成融資不久的李通更能深刻感受到,當前,資本之所以對機器人賽道提升關注度,是因為配送機器人已經成熟并開始規模化落地。值得一提的是,如同催化劑一般,疫情的短時“剛需”大大推動了服務機器人的市場教育,讓更多人看到了機器人替代人力工作的價值。通常來看,這種蔓延開來的市場熱情表現在創投兩端往往是風口前的蜂擁而至。那么,作為新基建的領域之一,在“疫”后重建的這場硬仗中,機器人領域會否再次迎來一個新的投資熱?云啟資本董事總經理陳昱表示,這次疫情下,由于隔離和無接觸需求,機器人起到了關鍵作用。國內的機器人其實已經成長和積累了一段時間,前期主要聚焦在技術研發和商業場景的尋找上。隨著“新基建”的推動,5G被定調為“經濟發展新動能”,底層技術不斷發展,機器人行業不一定會爆發,但肯定會迎來快速發展期。“資本之于機器人行業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雖然此前有一部分基金在機器人賽道上已經‘交了學費’并黯然離場,但伴隨服務機器人的短期火熱,一定會有一些盲目的資本進場,甚至將來不排除出現一些專門投資該領域的新基金。機器人行業雖然聽起來似乎很高大上,但卻是不折不扣的制造業,換言之,仍然要遵循制造業的基本規律。盲目進入的資本很難將資金投入到正確的實體企業。”北極光創投合伙人黃河直言。在肖然看來,既然是熱門方向,毫無疑問會新涌入一些攪局者。肖然同時提醒,機器人作為一個復雜系統,各方面的門檻結結實實的擺在那里,技術的坑、產品的坑、場景的坑、運營的坑,該趟的還得趟,沒有那么多捷徑可言。(文章來源于投中網,有刪節)
【免責聲明】所刊原創內容之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新戰略機器人網無關。新戰略機器人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版權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zl機器人”的所有作品,著作權屬于新戰略機器人網站所有,未經本站之同意或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轉載、散布、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違反本站著作權之行為。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轉載、散布、引用須注明原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