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戰略機器人全媒體記者 王博文
據統計,去年,在人工智能機器人領域,我國有158個項目獲得投資,投資總金額超200億元人民幣。較前年的100億元不到,翻番,由此可見資本市場對人工智能機器人領域那可是極有信心的。
其中2017年獲得融資過億的工業機器人領域企業有:極智嘉科技、快倉智能倉儲機器人、庫柏特、鯨倉科技、鐳神智能等。
而今,2018年已經將近過半,我們來瞅瞅去年融資過億的機器人相關企業過得怎么樣?
極智嘉科技,去年融資超5億元
今年愜意值★ ★ ★☆ 理由:2月份獲得歐盟國家CE認證,走向世界市場
極智嘉科技,主要產品有智能揀選系統和智能搬運系統。值得一提的是它的“設備代運營”模式,即通過前期免費提供設備,后按實際運營費用獲得分成——這意味著前期費用承擔著都落在極智嘉身上,果然!有錢,任性!
發展:這幾年前前后后算來,已有超過30+知名企業倉庫、3000臺機器人應用。在日本也有市場。2018年2月,更是成為國內該領域首家獲得歐盟國家強制性認證標準CE認證的企業,在國內市場日趨激烈的當下,這一認證無疑給了極智嘉更廣闊的舞臺。
不過,萬事開頭難,更何況是開拓海外新市場。
快倉智能,去年融資近兩億元
今年愜意值★ ★ ★☆ 理由:有馬云巴巴支持,市場似乎不要太擔心
快倉智能,專注于智能倉儲解決方案。被菜鳥網絡和軟銀中國看中,投資了2億元,近水樓臺先得月,菜鳥網絡飛速發展,給快倉無限的市場可能性。
發展:在去年年底,快倉投資了遠形時空科技(專注于視覺SLAM研發和產品化的公司),估摸著是想提升自身視覺應用方面的水平,布局長遠,近期帶來好處還有待觀察。
庫柏特,去年融資1.4億元
今年愜意值★ ★ ★☆ 理由:景氣的市場有著自己的核心技術,訂單銷售很不錯
庫柏特本身是家初創型企業,自己掌握核心技術,前不久自主研發生產了電動末端執行器,更專注于協作機器人及柔性制造系統領域研發與應用。2016年成立,2017年兩輪融資達到1.4億元。
發展:庫柏特的發展似乎順風順水,2017年營業收入為2500萬元,在去年年底就已經明確今年的訂單金額為8000萬元。預計營收1.5億元,發展迅速未曾遇到瓶頸。遺憾之處就是,實際落地項目宣傳不多,外部對它似乎不了解。
鯨倉科技,去年億元級融資
今年愜意值★★★★ 理由:輕車熟路、定位精準、理念推廣
作為智能自動化倉庫解決方案提供商的鯨倉科技,擁有自主開發的“高密度低成本智能倉”技術,趕上了去年的億元融資末班車,在12月份獲得融資。其主攻領域為電商行業,SaaS的運營模式則更面向于中小型企業。
發展:為浩方集團、唯品會、深國際等電商服務的鯨倉科技,將目光注視在電商,定位精細。5倍空間使用,人效提高30%-50%,技術上頗具心得。鯨倉BOSS在年初說“用三年時間將自身模式推廣”。
“鯨吞萬物,倉連萬家”氣魄是有的,但是電商多大佬,有錢自己搞。而中小型企業,做事更謹慎,讓“小買賣老板”將自己的東西放在一個新事物身上,怎么獲取信任,也需要鯨倉科技做出巨大的努力。
鐳神智能,去年融資1億元
今年愜意★★★★☆ 理由:今年再獲億元融資
這家提供激光雷達解決方案的公司很受資本青睞,前前后后幾年來估摸融資2億左右了。核心業務為激光雷達相關軟、硬件產品研發生產,有五大系列40余個型號的激光雷達產品。市場對口的事機器人、AGV。
發展:有錢好辦事,話粗理不粗。鐳神智能之前提出的激光雷達實現量產,在今年有所行動——今年5月18日,便在浙江嘉善就創辦1.5萬平的新廠,用于鐳神4線、8線、16線、32線和48線激光雷達的量產。
鐳神近些年發展迅速,憑借自有核心技術,開拓舉動頻繁,大有主導行業的趨勢。
總體說來,與工業機器人相關的過億融資企業,今年過得都挺愜意。畢竟資金就是企業的底氣,很多規劃都能得以實現。但是,通過比較我們發現,擁有核心技術和市場才是硬道理,投資人的錢也不是給企業打水漂玩的。所以,誰能笑到最后,現在還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