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儲物流機器人生產商木蟻機器人于3月27日對外宣布獲得千萬級人民幣Pre-A輪融資,由起點資本領投。木蟻機器人CEO錢永強表示此次融資將主要用于產品的批量化生產,擴大木蟻機器人在3C電子制造及更多無人搬運行業(yè)的市場占有率。
木蟻機器人主要應用于3C電子制造等工業(yè)場景下,在現階段產品主要是兩款量產機器人,分別是承重100KG級別和500KG級別,移動速度可達1.5m/s。
配合機器人在車間使用的是一套分布式資源調度系統,相較于集中式,分布式調度更適用于制造業(yè)的非標場景,其要求每臺機器人都要具備一定的計算能力,服務器在下派任務后,機器人能自主計算路徑,并向服務器獲得執(zhí)行許可。采用這種方式可以降低服務器壓力,在相同的硬件基礎下調度更多的機器人,同時也能增加系統運行的穩(wěn)定性。
錢永強告訴36氪,目前一臺機器人在制造車間中可以替代2個工人,并24小時持續(xù)工作。相對傳統的AGV(自動導引運輸車)和倉庫機器人,可以在零場景改造情況下,不貼二維碼、磁條、反光板等即可在陌生環(huán)境下識別定位,實現二維地圖的構建,可如同工人一樣從初始地自主規(guī)劃最優(yōu)路徑到達目的地,在運行過程中,如遇障礙物擋道可主動避障,自行重新規(guī)劃線路,實現人機混場作業(yè)。
在2017年,公司拿到了過千萬元的訂單,主要客戶有比亞迪、英業(yè)達、群創(chuàng)、菜鳥、佳吉供應鏈和準時達等,現階段基本實現盈虧平衡。
創(chuàng)始人表示未來會在技術研發(fā)、產品迭代上持續(xù)投入,但這也是木蟻機器人在過去的主要成本。因此今年決定將產品批量化生產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希望通過供應鏈的升級來壓低成本。從另一方面,創(chuàng)始人還提到希望通過革新公司的銷售模式(暫不披露)來拓寬公司的收入來源,實現盈利。
此前,36氪曾報道過相關企業(yè),例如為倉儲提供輕量級方案的華清科盛,該公司基于物聯網的輕量級智慧物流自動化方案,目前產品主要針對目前10000平米以下的中小倉庫,只需簡單安裝部署不同品類的傳感器、控制器、網關等硬件設備,即可以完成改造,實現人員的傻瓜化自動化工作、自動采集所有過程數據、智能倉儲任務調度、智能管理決策等功能,且價格僅為全機械自動倉庫方案的1/10,并已在國內多個汽車廠、醫(yī)院、零售企業(yè)倉庫等的地點正式運行。
據了解,今年6月份,木蟻機器人將對外發(fā)布新型搬運機器人F系列,該產品主要是針對1噸以上的托盤存量市場進行投放,其他信息暫未披露。
作為這輪融資領投方,起點資本創(chuàng)始合伙人孔華威表示:機器人在制造業(yè)升級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木蟻團隊經過長期行業(yè)歷練,產品經過數次迭代,已經具備了商用的基礎,這也是我們看好這個項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