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來看,得益于全球范圍內勞動力短缺問題突出、中國等新興市場發展迅猛,機器人廠商的業績較去年同期基本都實現了大幅增長,并且增速呈加快趨勢,正大步追趕國外企業,機器人業務在帶動公司業績發展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部分。
回首2017年,機器人行業可謂“風起云涌”,資本火熱,合縱連橫。全球核心零部件缺貨的形勢下,國產零部件企業破冰迎春;國產本體出貨量迎來追逐戰,年底破1000臺企業大增;外資機器人企業紛紛投資設廠,國產爭奪戰再掀新浪潮;企業軟硬件融合,全產業鏈布局趨勢明顯……近日,機器人、埃斯頓、新時達、拓斯達、華中數控接連發布了2017年業績快報。可以說,這5家機器人企業在中國極具代表性,其財務數據及業績變動原因不僅反映出企業自身發展概況,同時也折射出中國機器人領先企業的真實生存狀態。
業績快報顯示,機器人、埃斯頓、新時達、拓斯達、華中數控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4.56億元、10.79億元、34.14億元、7.64億元、9.85億元。其中新松機器人凈利潤最高,達到4.48億元,隨后是新時達、拓斯達,均破億元;凈利潤增速最快的企業為華中數控,同比增長達146.80%,其次為剛上市一年的拓斯達,增速為78.15%。
總體來看,得益于全球范圍內勞動力短缺問題突出、中國等新興市場發展迅猛,機器人廠商的業績較去年同期基本都實現了大幅增長,并且增速呈加快趨勢,正大步追趕國外企業,機器人業務在帶動公司業績發展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部分。
機器人、埃斯頓、新時達、拓斯達、華中數控5家企業的業績數據與具體原因分析如下:
2017年,新松機器人實現營業收入24.56億元,同比增長20.73%;營業利潤為5.23億元,同比增長64.00%;利潤總額5.23億元,同比增長7.2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48億元,同比增長8.99%。
報告表示,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為2017年機器人與智能制造需求旺盛,公司積極建設全球化市場營銷布局,加大市場推廣力度,報告期內新簽訂單較去年同期增加,實現主營業務收入持續增長。
新松機器人在汽車及零部件、電力、工程機械等領域深耕,與寶馬、通用、上海交運、國家電網等大型企業持續合作;另一方面也積極拓展3C、廚衛、新能源、核燃料、電商等市場。
2018年1月,新松以6.4億元收購韓國新星,更是標志著我國機器人行業開年海外收購“大戲”正式拉開帷幕。
2017年,埃斯頓實現營業總收10.79億元,同比增長59.04%;營業利潤 8184.28萬元,同比增長156.86%;利潤總額 1.19億元,同比增長48.7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9517.98萬元,同比增長38.77%。
報告期內,埃斯頓工業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統業務收入較去年同期相比實現 130%左右的增長;運動控制及交流伺服系統業務收入較去年同期相比實現50%左右的增長。
近四年來,埃斯頓機器人業務持續保持高速增長。在智能制造領域,埃斯頓2017年也實現了快速發展,訂單供不應求,在汽車、家電、鋰電等領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此外,埃斯頓通過與德國博世力士樂合作,率先打造了中國的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2017年8月15日,工信部對2017年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試點示范項目名單進行公示,該項目成功入選,而埃斯頓也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入選的機器人企業。
2018年1月19日,埃斯頓工業機器人智能工廠投產暨德國艾瑪意(南京)開業儀式隆重舉行。整個產線投產后,將會達到年產15000臺的生產能力,而埃斯頓的目標是幾年后,機器人的年銷量達到30000臺。
2017年,新時達實現營業收入34.14億元,同比增長25.23%;營業利潤2.10億元,同比增長26.76%;利潤總額2.11億元,同比減少5.1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4億元,同比減少15.84%。
報告表示,新時達營業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為機器人及運動控制業務的增長。報告期內,電梯控制類產品市場業務受行業市場等因素影響,發展面臨較為嚴峻挑戰,盈利水平下降。
2017年,新時達三次曝出大訂單,為了滿足激增的產能需求,新時達目前設有在建新工廠4個,包括位于上海嘉定的年產10000余臺套的新時達機器人智能新工廠、位于東莞松山湖的眾為興新工廠、位于昆山的曉奧享榮新工廠和位于安徽蕪湖的新時達機器人工廠等。預計到2018年底擁有20000臺/年的產能,將成為國內首家年產能超過20000臺的自主機器人品牌。
如今,新時達機器人在電梯、機床上下料、光伏等行業廣泛應用。光伏行業對于機器人廠家來講是一個比較新的行業,新時達針對此領域的特點研發了負載更小的機器人。
2017年,拓斯達實現營業總收入7.64億元,同比增長76.51%,利潤總額1.58億元,同比增長75.55%;營業利潤1.56億元,同比增長116.23%;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 1.38億元,同比增長78.15%。
報告表示,拓斯達營業總收入、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等的增長主要原因為公司圍繞年初制定的經營計劃和長遠發展戰略,有序推進各項工作的開展。
上市以來,拓斯達繼續專注于工業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裝備的研發、制造、銷售,致力于打造系統集成+本體制造+軟件開發三位一體的工業機器人生態系統和整體自動化解決方案。
目前來看,拓斯達打造智能制造綜合生態圈的目的和基礎是實現以直銷為核心的渠道控制,同時依托4600家企業客戶,6萬多體驗用戶,30多個服務辦事處,200多名市場人員牢牢把握產業轉型中的關鍵點。
2017年,華中數控實現營業收入9.85億元,同比增長21.21%;實現凈利潤 3287.00 萬元,同比增長146.80%。
報告期內華中數控各主要業務版塊中,數控機床領域收入1.80億元,同比增長44.03%;數控系統領域收入2.29億元,同比下滑41.55%;機器人領域收入3.83億元,同比增長204.18%;電機業務收入1.45億元,同比增長17.62%。
報告表示,在工業機器人領域,公司充分落實 PCL(工業機器人產品、機器人關鍵部件、智能產線)發展戰略,機器人銷量同比翻番。2017年新增雙旋機器人系列、SCARA機器人系列,發布了針對筆電打磨專用機器人、五金領域打磨專用機器人,產品種類進一步豐富。
在解決方案方面,在打磨領域積累了豐富的解決方案經驗,應用涵蓋手機打磨、廚具打磨、五金件打磨、筆記本外殼高精度打磨、汽車輪轂打磨等;在通用領域方面,已在家電裝配、電鍍、陽極、快速涂膠、注塑等領域展開大批量應用。
在智能制造領域,華中數控繼續深度參與國家智能制造示范項目,截至 2017 年底,公司承擔及參與的國家智能制造專項共7項,工作進展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