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縫紉機器人效率是人工的17倍
自動縫紉機器人的興起引起了人們的擔憂,在未來的幾十年中,它可能會取代亞洲無數的低薪制衣工人。
這也是最可能期望將研發資金投入自動化的那種公司。但香港水晶集團首席執行官羅志祥說,情況并非如此。縫紉機器人可能會改變一些公司的服裝生產方式,但短期內還不能擊敗廉價的人力成本。
未來幾年內,水晶集團計劃在亞洲最低工資的孟加拉國和越南增加10%的人員。目前,縫紉機器人仍然無法擊敗孟加拉國、越南、柬埔寨和斯里蘭卡的廉價人工成本。根據全球勞工研究所的估計,在孟加拉生產類似牛仔襯衫的東西,每件的人力成本大約0.22美元。采用完全自動化后的成為為每件0.33美元,這要比人工貴很多。
3.自動化實際上適用于制造業成本高昂的國家
同樣生產類似牛仔襯衫的東西,在美國生產的人工成本為每件7.47美元。顯然,在人工資高得多的美國,采用自動化的縫紉機比較適合。
對于美國制造商而言,這是一種經濟上可行的方式。當考慮到運輸成本、進口關稅和短期交貨等因素時,這也是當地生產的最佳選擇。不過現在,大多數品牌在亞洲地區的生產都有可能保持原來的生產方式,靠人工來完成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