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品會
據介紹,早在2015年底,唯品會研究院和品駿快遞的創新技術團隊便啟動智能快遞無人車的研究。2016年底唯品會與上海交大成立“智能物流機器人聯合實驗室”,正式啟動了智能快遞無人車項目。今年8月份研制出能夠在無需人工干預的情況下自主完成派送任務的智能快遞無人車。唯品會智能快遞無人車突破了小型無人配送車單程運載包裹數量的紀錄,擁有支持20個可以自由組合的快遞儲存空間,有效兼容唯品會目前所有包裹的箱型,相當于一個快遞員正常的單程工作量。
目前,唯品會無人快遞車將進入試運行階段,能夠獨立完成訂單配送的一系列過程,包括自動規劃最優路線、自主導航、智能避障等,實現智能預約收貨、驗貨和拒收等充滿人性化體驗的功能,可以說它完善的人機交互友好功能與現在的人力配送員基本無異。未來唯品會將進一步加大無人快遞車的投入,擴大運營范圍,完善最后一公里的終端配送問題,為消費者提供更加流暢,高效的購物體驗。
真機智能
真機智能成立于2016年7月,最先瞄準的落地場景是校園內快遞的物流配送。之所以瞄準校園,真機智能有著這樣的考量:
首先,校園快遞市場龐大,大學生依然成為網購的主體之一,據2016年首份《中國高校校園快遞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15年,全國快遞包裹量206億中,高校快遞數量超過7.2億,占整體的6%;同時創造的206萬就業中,有7萬人是高校快遞直接帶動的。
其次,校園快遞痛點明顯,大部分高校校園內是不允許快遞員進入的,快遞柜投放的限制也相對較多,學生需要步行到快遞點取件,有時還要排隊,浪費時間而且很不方便。
第三,校園環境相對封閉,道路的復雜程度也比較低,有利于配送機器人的測試和迭代。
真機智能用幾個月的時間,完成無人配送機器人第一代無人車的原型的研究,到今天,已經迭代至第三代產品,應用了包括機器人導航、計算機視覺、嵌入式控制、機械設計等多種技術。
其設計的無人配送機器人,是一輛高不到1米的六輪小車,可承重30-50千克。據真機智能創始人劉智勇介紹,它可以實現每小時10km的低速行駛,續航達到70-80公里,能夠在3-5km的區域范圍內進行配送工作。六輪結構保證了它的行駛穩定性,能夠在載重情況下順利通過各種不同情況的道路,如草坪、減速帶,爬上35度以內的坡度等。
這款機器人上配備了激光雷達、攝像頭和傳感器等,可以實現實時的構圖定位和導航。在行進時,機器人通過激光雷達和視覺算法,理解環境、構建地圖,實時規劃路徑。在校園等有限的環境中,機器人通過攝像頭進行行人檢測、車輛檢測和路面分割,通過激光雷達進行障礙物識別,采用深度學習的環境建模技術識別行人和危險物體,提高避障的準確度。同時,無人配送機器人內部,還內置了警報系統和跟蹤系統,確保機器可以追蹤和召回。
京東
作為國內最大的自營電商,京東配送的“快”和“準”一直是對外競爭的有利優勢,“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問題上,京東近幾年可謂是下了不少的功夫。
2016年5月13日成立的京東X事業部就是京東智慧物流實驗室,該實驗室主要研發三大無人技術產品:無人倉、無人機以及無人車。去年9月,京東對外曝光京東無人配送車。
京東配送車具有以下特點:
體積較小,長寬高分別為1m、0.8m、0.6m,具有6個不同大小的載貨艙,可以按照既定路線自動導航行駛,并能夠路徑規劃、智能避障、車道保持、智能跟隨;
無人車在配送站完成商品裝載,根據目的地進行自主路徑規劃,尋找最短路徑并規避擁堵路段;
避障+識別紅綠燈:在行駛過程中,遇到行人、寵物、車輛等障礙物,可以進行避障,繞路行駛,遇到十字路口,可以識別紅綠燈做出相應行駛決策。
目前,京東無人配送車已在寫字樓、自提柜、居民區便民店、別墅區等場所完成了測試。京東方面表示,京東無人車隨后將逐步實現常態化配送服務,希望通過技術進步將人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并全面提升運營效率。
菜鳥
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隸屬于阿里巴巴集團,去年9月,菜鳥網絡公布了其研發的首款配送機器人小G。
小G身高1米左右,每次配送大概能裝10-20個包裹。它擁有強大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計算能力,能夠觀察周邊的復雜環境,在系統中建立自己的多維世界;運用自適應粒子濾波算法,對動態實體進行準確的軌跡預測,避讓行人、車輛;能夠感知電梯的擁擠程度,自行上電梯。
用戶只要通使用手機向小G發出服務需求,小G就會與TMS(運輸管理系統)對接,規劃出最優配送路徑,將物品送到指定位置后,用戶可通過電子掃描進行簽收。
目前,小G已在阿里巴巴位于杭州西溪濕地的總部進行測試。據了解,菜鳥希望未來能與高端寫字樓、校園達成合作。
Starship Technologiestimg(英國)
成立于2014年的英國公司Starship Technologies同樣致力于研究小型機器人來解決“最后一公里”配送問題,2015年年底,該公司推出其研發的第一臺配送機器人Starship。
與真機智能的機器人外形相似,Starship也是一臺小型六輪設備,機身上配備了9個攝像頭,使得機器人在測試或正式運行時辨別并”記住“路線,通過相應的機器學習,機器人可以實現自主導航。
Starship可承載20磅(約合9公斤)的貨物,因為是靠電池來驅動,其配送范圍并不是很大,最遠配送可以到物流中心方圓1英里(約合1.6公里)多的范圍。該機器人推出后,經過半年多的測試,2016年7月投入到送貨服務中。
機器人在接到命令后,會自己去接貨,將其收入貨艙(容量大約相當于兩個大購物袋),然后送到目的地,這時消費者可以輸入自己移動app上收到的密碼,打開貨艙取件。
Robby Technologies(美國)
美國初創公司Robby Technologies成立于2015年,主打小型快遞無人車及智能移動機器人平臺。Robby機器人還在研發試運營階段,目前也沒有進入到中國市場。
Robby機器人是四輪機器人,更像是一個無人駕駛車,它的車身裝置了一個可以存放多件快遞的箱子。Robby最快可以達到普通自行車的速度,最慢時跟人的行走速度差不多,它能在人行道上行駛,定位達到厘米級別。
當Robby沿著人行道自動導航到客戶家門時,用戶在手機上按一個按鈕,即可開啟Robby后背的箱子并取出物品。
達美樂+Marathon Robotics(澳洲)
澳洲達美樂比薩公司成立于1960年,是一家比薩餅外送餐廳連鎖店,去年,達美樂與澳洲Marathon Robotics公司合作,研發出一款數字寄存裝置。
這款機器人載有四個輪子,單程可運行20公里,可以穿梭街道,識別障礙物和計算最佳路徑。采用電池供電,可行駛20公里,內置攝像裝置,時刻上傳拍攝畫面。目前,機器人還不能爬樓梯或開門。與其他5家公司配送機器人的區別在于,其內部設有溫度控制系統,使得送達顧客手上的披薩可以“熱氣騰騰”,而飲料“冰涼解渴”。
唯品會
據介紹,早在2015年底,唯品會研究院和品駿快遞的創新技術團隊便啟動智能快遞無人車的研究。2016年底唯品會與上海交大成立“智能物流機器人聯合實驗室”,正式啟動了智能快遞無人車項目。今年8月份研制出能夠在無需人工干預的情況下自主完成派送任務的智能快遞無人車。唯品會智能快遞無人車突破了小型無人配送車單程運載包裹數量的紀錄,擁有支持20個可以自由組合的快遞儲存空間,有效兼容唯品會目前所有包裹的箱型,相當于一個快遞員正常的單程工作量。
目前,唯品會無人快遞車將進入試運行階段,能夠獨立完成訂單配送的一系列過程,包括自動規劃最優路線、自主導航、智能避障等,實現智能預約收貨、驗貨和拒收等充滿人性化體驗的功能,可以說它完善的人機交互友好功能與現在的人力配送員基本無異。未來唯品會將進一步加大無人快遞車的投入,擴大運營范圍,完善最后一公里的終端配送問題,為消費者提供更加流暢,高效的購物體驗。
真機智能
真機智能成立于2016年7月,最先瞄準的落地場景是校園內快遞的物流配送。之所以瞄準校園,真機智能有著這樣的考量:
首先,校園快遞市場龐大,大學生依然成為網購的主體之一,據2016年首份《中國高校校園快遞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15年,全國快遞包裹量206億中,高校快遞數量超過7.2億,占整體的6%;同時創造的206萬就業中,有7萬人是高校快遞直接帶動的。
其次,校園快遞痛點明顯,大部分高校校園內是不允許快遞員進入的,快遞柜投放的限制也相對較多,學生需要步行到快遞點取件,有時還要排隊,浪費時間而且很不方便。
第三,校園環境相對封閉,道路的復雜程度也比較低,有利于配送機器人的測試和迭代。
真機智能用幾個月的時間,完成無人配送機器人第一代無人車的原型的研究,到今天,已經迭代至第三代產品,應用了包括機器人導航、計算機視覺、嵌入式控制、機械設計等多種技術。
其設計的無人配送機器人,是一輛高不到1米的六輪小車,可承重30-50千克。據真機智能創始人劉智勇介紹,它可以實現每小時10km的低速行駛,續航達到70-80公里,能夠在3-5km的區域范圍內進行配送工作。六輪結構保證了它的行駛穩定性,能夠在載重情況下順利通過各種不同情況的道路,如草坪、減速帶,爬上35度以內的坡度等。
這款機器人上配備了激光雷達、攝像頭和傳感器等,可以實現實時的構圖定位和導航。在行進時,機器人通過激光雷達和視覺算法,理解環境、構建地圖,實時規劃路徑。在校園等有限的環境中,機器人通過攝像頭進行行人檢測、車輛檢測和路面分割,通過激光雷達進行障礙物識別,采用深度學習的環境建模技術識別行人和危險物體,提高避障的準確度。同時,無人配送機器人內部,還內置了警報系統和跟蹤系統,確保機器可以追蹤和召回。
京東
作為國內最大的自營電商,京東配送的“快”和“準”一直是對外競爭的有利優勢,“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問題上,京東近幾年可謂是下了不少的功夫。
2016年5月13日成立的京東X事業部就是京東智慧物流實驗室,該實驗室主要研發三大無人技術產品:無人倉、無人機以及無人車。去年9月,京東對外曝光京東無人配送車。
京東配送車具有以下特點:
體積較小,長寬高分別為1m、0.8m、0.6m,具有6個不同大小的載貨艙,可以按照既定路線自動導航行駛,并能夠路徑規劃、智能避障、車道保持、智能跟隨;
無人車在配送站完成商品裝載,根據目的地進行自主路徑規劃,尋找最短路徑并規避擁堵路段;
避障+識別紅綠燈:在行駛過程中,遇到行人、寵物、車輛等障礙物,可以進行避障,繞路行駛,遇到十字路口,可以識別紅綠燈做出相應行駛決策。
目前,京東無人配送車已在寫字樓、自提柜、居民區便民店、別墅區等場所完成了測試。京東方面表示,京東無人車隨后將逐步實現常態化配送服務,希望通過技術進步將人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并全面提升運營效率。
菜鳥
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隸屬于阿里巴巴集團,去年9月,菜鳥網絡公布了其研發的首款配送機器人小G。
小G身高1米左右,每次配送大概能裝10-20個包裹。它擁有強大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計算能力,能夠觀察周邊的復雜環境,在系統中建立自己的多維世界;運用自適應粒子濾波算法,對動態實體進行準確的軌跡預測,避讓行人、車輛;能夠感知電梯的擁擠程度,自行上電梯。
用戶只要通使用手機向小G發出服務需求,小G就會與TMS(運輸管理系統)對接,規劃出最優配送路徑,將物品送到指定位置后,用戶可通過電子掃描進行簽收。
目前,小G已在阿里巴巴位于杭州西溪濕地的總部進行測試。據了解,菜鳥希望未來能與高端寫字樓、校園達成合作。
Starship Technologiestimg(英國)
成立于2014年的英國公司Starship Technologies同樣致力于研究小型機器人來解決“最后一公里”配送問題,2015年年底,該公司推出其研發的第一臺配送機器人Starship。
與真機智能的機器人外形相似,Starship也是一臺小型六輪設備,機身上配備了9個攝像頭,使得機器人在測試或正式運行時辨別并”記住“路線,通過相應的機器學習,機器人可以實現自主導航。
Starship可承載20磅(約合9公斤)的貨物,因為是靠電池來驅動,其配送范圍并不是很大,最遠配送可以到物流中心方圓1英里(約合1.6公里)多的范圍。該機器人推出后,經過半年多的測試,2016年7月投入到送貨服務中。
機器人在接到命令后,會自己去接貨,將其收入貨艙(容量大約相當于兩個大購物袋),然后送到目的地,這時消費者可以輸入自己移動app上收到的密碼,打開貨艙取件。
Robby Technologies(美國)
美國初創公司Robby Technologies成立于2015年,主打小型快遞無人車及智能移動機器人平臺。Robby機器人還在研發試運營階段,目前也沒有進入到中國市場。
Robby機器人是四輪機器人,更像是一個無人駕駛車,它的車身裝置了一個可以存放多件快遞的箱子。Robby最快可以達到普通自行車的速度,最慢時跟人的行走速度差不多,它能在人行道上行駛,定位達到厘米級別。
當Robby沿著人行道自動導航到客戶家門時,用戶在手機上按一個按鈕,即可開啟Robby后背的箱子并取出物品。
達美樂+Marathon Robotics(澳洲)
澳洲達美樂比薩公司成立于1960年,是一家比薩餅外送餐廳連鎖店,去年,達美樂與澳洲Marathon Robotics公司合作,研發出一款數字寄存裝置。
這款機器人載有四個輪子,單程可運行20公里,可以穿梭街道,識別障礙物和計算最佳路徑。采用電池供電,可行駛20公里,內置攝像裝置,時刻上傳拍攝畫面。目前,機器人還不能爬樓梯或開門。與其他5家公司配送機器人的區別在于,其內部設有溫度控制系統,使得送達顧客手上的披薩可以“熱氣騰騰”,而飲料“冰涼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