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人工智能已經學會了不少人類的技能,包括:作為客服提供咨詢服務、幫助人們選擇股票和資產管理、畫畫、翻譯、甚至是駕車等等,近五年來是歷史上發展速度最快的階段。然而在這背后,也是實際應用的推動所導致,它正在幫助我們解決很多實際的問題。我們的生活也正在被這些科技改寫著。
機器人商店
單從外看,機器人商店似乎與自動售貨機沒有差別。但如今在購物中心的機器人商店已經具備了多種“能力”:不同于販售飲料食品為主的自動售貨機,銷售的商品已經已拓展到護膚品、文創產品等諸多其他品類;最關鍵是還能夠收集數據,以及進行廣告宣傳的功能。
一些大的品牌正在積極嘗試與這種新興的方式結合,通過落地購物中心,在機器上將消費者的每個行為都轉化成精準數據,這其中的成效相當于有效問卷的數據收集工作。主要被護膚和化妝品牌使用,消費者通過信息輸入就能找到自己需要并適合的產品。
這算得上是購物中心一種新的業態,滿足著消費者需求的同時,為品牌商帶來了信息回報,為商場帶來了新的消費場景體驗,帶給消費者的獵奇心理上的回饋。讓消費者感受到產品質量與使用感的提升,是增加消費黏性和品牌影響力的新辦法。
機器人導購
目前購物中心里的機器人導購有這樣幾種功能:
對話問好。智能語音互動協助工作人員解答顧客的問題,包括位置引導、促銷信息、樓層信息查詢、數據統計等商場內各種基本問題咨詢。
智能識別。智能識別在商場搞活動時可以做出人臉識別、VIP識別、身份證識別、異常聲音識別等身份認證服務,同時可結合商場實際情況,實時控制商場人流。
廣告播放。在機器人引導客戶行走的過程中,播放相關產品的商家的廣告,介紹同類產品的商家信息,產品特點和促銷信息,廣告費用由商家付費刊登。
早在2015年,日本就推出了仿真的導購機器人Aiko Chihira,可以進行語言交流,甚至還可以“輕輕地笑”。該智能機器人由東芝公司研發,在當時只能說出一些程式化的語言,同時也能做一些有限的肢體動作。這家Mitsukoshi Nihombashi購物中心使用這樣的美女機器人,來為客戶指路,或者是向客戶講解商店最新推出的活動,是科技打造消費新場景的率先嘗試。
我們大膽描繪過未來商業的無數可能,想要創造、激活更多新場景,成為人與人之間相互連接的平臺。而此刻,科技就是想象力的第一表達,但無論是數據的呈現,還是科技的架構,最終都將回歸到以人性為本的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