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的升溫,以家用服務機器人為主的服務機器人產業不斷發展,全球產業規模及市場空間持續拓展。據全球移動互聯網第三方數據挖掘和分析機構艾媒咨詢發布的《2016中國機器人行業研究報告》顯示,預計到2018年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銷量將達3490萬臺。不少業內人士也表示,未來全球家用清掃機器人市場的主要增量會在中國,中國將憑借強大的市場消費力,成為家用掃地機器人蓬勃發展的前沿陣地。
中國市場前景廣闊,但家用服務機器人在國內的滲透率仍然很低,尚未普及,這是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的最主要特點。
數據顯示,美國和中國是目前掃地機器人的兩大主要市場,在美國,家庭智能掃地機器人滲透率為16%,而中國國內沿海地區智能掃地機器人的滲透率則為4%左右,內陸地區的滲透率低至0.5%。極低的滲透率,對家用服務機器人在中國的應用而言,是機遇,也是挑戰。
回望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的發展,大約在2005年前后才開始初具規模。國內的服務機器人產品主要集中在清潔機器人、教育機器人、娛樂機器人、醫療機器人和安防機器人。其中清潔機器人在國內已經初具規模,市場容量也在快速增大。但在研發及生產環節,由于國內在服務機器人領域的研發起步較晚,跟美國、日本等服務機器人研發大國相比,中國自主研發的能力亟待補足。當然,這也意味著我國的服務機器人產業發展將面臨較大的機遇和可發展空間。
起步晚,就更需奮起直追。就如今服務機器人行業的發展趨勢而言,智能化已經成為服務機器人的主要特點。在我國,服務機器人產業的重視度被不斷提高,在《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智能服務機器人被列為未來15年重點發展的前沿技術。已有的行業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中國服務機器人企業數量已超過1500家。
從目前我國服務機器人行業的發展狀況來看,醫療機器人、軍事機器人等主要用于公共領域的專業服務機器人,以及用于教育、家庭清潔、娛樂、助老助殘等個人/家用服務機器人尚處在產業化發展初期,產品呈現功能單一化、初步智能化的形態,要想快速實現產業化和市場化,研發和創新能力亟待補足。
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實現產品智能化創新,是加快服務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關鍵一步。以美國iRobot公司為例,其近期推出的Roomba 9系、8系及6系掃地機器人產品,已經具備了Wi-Fi智能互聯、自動切換至更高效的邊角清潔模式、可視化追蹤的智能導航、手機APP一鍵規劃清潔任務等功能,提出打造“智慧家庭”的口號,進一步開拓全球市場。
目前,中國服務機器人行業的大部分產品還處于研發試驗階段,而投入使用并且實現產業化的服務機器人產品還很少。就掃地機器人而言,有部分企業已經涉足掃地機器人的研發設計和銷售,并和國內高校研發機構有所合作,做到研產結合,但生產規模小、科技含量還不足以形成強大的核心競爭力,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亟待提升,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