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天津爆炸事件震驚全國,遇難人數達到114人,其中消防官兵犧牲34人。隨著救災工作的進一步開展,火災現場的救援難度和時效性變得迫切而重要。也因此,火災救援機器人被大眾所期待和熱議。
縱觀我國近年來發生的火災事故,出現消防員死傷的“二次災難”現象并不在少數。在百度中搜索“消防員犧牲”字樣,會至少出現226個條目。雖然撲火救災是消防員的神圣職責,但生命豈可隨便犧牲,在科技發達的今天,如何保障消防人員的生命安全?火災救援機器人顯現出重要性。

雖然從目前來看,消防機器人技術還不夠成熟,還無法做到完全替代消防員的地步,但他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消防員的工作,在一些環境惡劣,撲救困難的火災現場,用消防機器人投入救援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時至今日,火災救援機器人仍然處于研發、試制和不斷改進的過程中,本文中將羅列全球較有特色和不同功能的火災救援機器人。
滅火機器人

滅火機器人分為車型和人形兩種。車型機器人可深入到超高溫的火災中心地帶,操作員則在100米之外,通過機器人頭部兩臺攝像機傳回的畫面遙控指揮。它前進或后退的時速為18千米,車上裝有安置了夾子、鉗子、鐵鍬和叉子的鉸接臂,能在火災現場抓起一些危險物品,清理阻礙物,使那些裝有化學品的易燃、易爆物遠離火源。車上采用的全是阻燃材料,并裝配儲水箱,能將萌芽狀態的明火迅速撲滅。
人形消防機器人目前難度更高。目前較為典型的是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與美國海軍共同研發的雙踏板消防機器人。這款高5英尺10英寸(177.8厘米),重約143磅(64.9千克)的機器人能在船只上執行消防任務,保障船員安全。它能夠在各個方向行走和穿越障礙,就像一個步履穩健的水手,并且配備了傳感器,能夠在煙霧環境中“看”清周圍的環境。
其他的消防機器人,設計大多也是類似,且價格昂貴。他們完成的工作還是有限,對事故地點情況的勘察以及滅火劑的噴灑排煙等,其實和滅火飛機的能力差不多感覺。人員搜救危險物品排除等一些較復雜的工作只能作為協助而不能做到獨立完成。
救援機器人

其實,救援機器人,在很多國家已經投入使用,我國也已經開始研發,只是尚未普及。救援機器人其實主要形態有搬運、搜查、探測和移動等功能。
由日本Satoshi Tadokoro研發的蛇形機器人,超薄、長26英尺,主要用于搜尋被困人員。它的身上帶有針孔攝像頭,并且可以將拍到的圖像傳給救援人員,以便了解并控制災區里的情況。它能依靠電機驅動的尼龍刷毛推動自身前行,就像蛇的鱗片一樣,雖然移動速度不快,但可以深入廢墟中的各個角落,還能攀爬20度角的傾斜面。
機器人探測到生命體征后,其他搜救機器人就可以開展后續救援工作。
來自斯坦福大學的研究團隊研發了一款微型消防機器人,它約12克,只有火柴盒大小,設計時參照了壁虎登山爬高的運動形式,據稱可以拖拉比它重2000倍,也就是24公斤左右的物體。它可以協助在火災現場移動嗆傷昏迷的民眾,或是進入人們進不了的窄小空間中,移動內部裝置、進行維修。每一個成本只要20美元,能組成微型機器人大軍,進行大規模的搬運工作。
此外,美國Vecna Robotics開發了人形救援機器人,主要用來代替人類進行救援。它卡通的臉部很有親和力,從而使傷員放松心態、緩解緊張焦灼的情緒。它可以將處于危險情況下的人們抱出,并且可以通過調整不同的站姿來承載不同的重量,可以分別用雙腳、膝蓋或臀部站立,當遇崎嶇路面時,它能“屈膝”跪地降低重心并用履帶機構行進。
日本在火災救援機器人方面也不甘示弱,兩款機器人較為亮眼。由菊池制作所為日本東京消防廳開發的救援機器人,它可以進入人類救援隊不能去的事故現場尋找受害人,比如火勢兇猛的房屋、爆炸或彌散毒氣的現場。它能定位并安全救出被困人員,同時,它也可以應用于自然災害的救援。該機器人身上配備超聲波傳感器、紅外照相機,可以搜尋并定位被困人員,先使用兩個試探臂識別受傷者,再緩緩地用雙臂將傷員裝載到一張雪撬樣的床上,轉移到安全地帶。而且它還攜帶有氧氣瓶,可以隨時為傷員輸氧。
另一款是履帶式機器人,這個履帶式機器人主要由日本橫濱地區的警察使用,它最多可以裝下250磅重的人。雖然它的搜救功能有限,不過它可以安全地將被困人員運出危險區域,并且它內置的傳感器還能探測被救人員是否正在受傷流血。
無人機

無人機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利用簡單條件就可以低空飛行,獲取影像數據。此外,當地面運輸工具無法展開救援時,無人機可以快速運輸緊急物品。如:藥品、血液、氧氣面罩等逃生物資,在核心災區進行大規模集群飛行調度;對于消防員無法抵達、或無法觀測到的受災部位,無人機可以飛行偵察,還可以滯留在高濕度、高溫度的火場上空,一直監視災情;快速對災區空氣和地表實施高效的病菌滅殺作業;可以代替對起降場地有較高要求的直升機,隨時隨地、快速進入災區進行偵查和探測。
自重量達到170斤,飛行高度30米,與消防水管直接連接,可飛到10層樓高直接參與滅火!特別是一些地形復雜,大型消防車難以到達的位置,無人機滅火更能發揮獨特的作用。
TOP 690 異型四軸消防偵察用無人機采用高效無刷電機作為動力。機身振動小,可以搭載精密儀器,如熱成像儀、高清視頻采集設備等。TOP8-1300EA系列多軸消防救援無人機裝載了專用的高清30X變焦攝錄設備及專業的無刷防抖云臺,可實現遠程空中火場或救援現場監控,并可將實時圖像傳回現場指揮部中指揮車,通過3G網絡或其它中繼甚至能將現場實況傳回總隊指揮中心,為救援現場或火災現場提供實時的空中全方位立體影像,利于現場指揮員作出更為有利的決策提供依據。
綜上,不同功能的機器人在火災救援工作中都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也是當前各大企業瞄準的一塊市場。日前,海倫哲表示,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海格拉曼國際消防裝備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生產、銷售消防機器人。但據悉,目前該產品尚未經過公安部認證。
無論如何,火災救援機器人的加入,將在很大程度上減輕消防戰士的作業強度,可以在未知環境下替代人力偵檢火點、搜索被困人員、率先進入火場控制火勢,這無疑增強了隊伍戰斗力,讓消防攻堅力量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未來,隨著消防部隊裝備的不斷革新,滅火救援戰斗的效率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消防機器人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大量裝備在消防部門,代替消防人員去火場“沖鋒陷陣”,而且通過機器人和消防員的協作,可以把救援力量發揮到最大程度,減輕消防戰士的救援負擔,保障他們的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