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瑞士ABB和德國庫卡以牽手本土企業的方式,先后進駐順德市場后,日本安川、日本川崎重工兩大家族已經通過了合資或者獨資的方式加入了對順德市場的逐鹿。
當順德掀起“機器代人”的浪潮,加速引來國際機器人產業“巨頭”集聚之后,順德本土也崛起了一批以集成應用為主的機器人企業。利迅達、鼎峰、隆深以及科凱達機器人等,這些大多成立僅兩三年的順德本土機器人企業,有不少已經在個別應用領域達到技術領先的地位。
“中國機器人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ABB機器人業務中國區總裁李剛說。
1 順德成機器人應用“藍海”
在順德美的電子分廠內,一條正在試運行的生產線上,放置了四臺六軸機器人。“以前這條生產線需要七名工人,但現在只需要兩名工人。”美的電子工廠的一名員工對筆者說道。
這條經過自動化改造后的生產線,如今平均每小時可以生產180個空調遙控器,產能比過去依靠人力時提高了1.5倍。
“在過去的3年以來,美的各類工廠累計投入的自動化改造費用達到了6億元,目前正在使用的工業機器人達到了800多臺。”美的集團家用空調事業部副總裁烏守保說,今年美的將進入自動化改造的深水區,整個集團計劃投入到自動化改造的資金將達到8億元到10億元。
這意味著,美的集團在今年對于機器人的需求量,將超過前三年的總和。
在當前順德,不僅是美的這個擁有千億產值的國際知名企業呈現出對于自動化設備的龐大需求,許多中小企業同樣把大力引進工業機器人作為企業未來的重要戰略。
在廣東順威精密塑料股份有限公司占地3200平方米的研發基地內,放置著功能各異的工業機器人。擔任公司科技管理部高級部長丁斌告訴筆者,公司在完成對于注塑工序的自動化改造后,接下來計劃在2017年實現對于空調風扇葉等整體的自動化改造。
為此,廣東順威精密塑料股份有限公司還專門引入中國工程院院士等團隊。“我們轉型成為智能化工程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要在2017年以前,完成工廠整個家用空調送風系統制造的自動化改造。”丁斌說。
事實上,基于越來越多的順德企業嘗到了自動化改造的“甜頭”,順德這座“中國制造業重鎮”對于工業機器人的需求量呈井噴趨勢。
來自順德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區企業開展的重點智能制造項目近100項,投入近540億元。在此背景下,今年順德企業計劃購置的工業機器人將超過1500臺套,投入超過7億元。
據預測,未來5年順德機器人市場將保持每年遞增30%,機器人及自動化裝備整體應用市場規模將超過100億元。
2 不愿錯過順德市場的“巨頭”
瑞士ABB、日本安川、德國庫卡和日本川崎重工顯然都不愿意錯過順德“機器代人”這塊“百億大蛋糕”。
去年8月,國際機器人巨頭庫卡公司宣布將其在中國的第一個機器人應用研發基地落戶順德高新區。按照規劃,以庫卡公司為代表的8家智能機械裝備龍頭企業共同在順德高新區西部啟動區投資建設順德機器人專業園區。
該專業園區占地面積約227.46畝,擬用8年時間發展成為工業機器人及智能化裝備的產業鏈集群。機器人專業園區計劃投資總額10.5億元,預計投產后年產各種工業機器人和智能化裝備超過50萬臺,產值達到43億元。不僅如此,德國庫卡機器人應用工程中心聯合6家配套的機器人集成企業,已經一同落戶佛山新城中歐中心。
同年11月,順德本土機器人品牌利迅達公司與瑞士ABB集團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這間接宣告,瑞士ABB集團以牽手順德企業的方式,正式進駐順德。
在當天的簽約儀式上,瑞士ABB集團并不吝于表達自己對于中國市場,特別是順德區域市場的重視。ABB機器人業務中國區總裁李剛直言,“中國機器人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而ABB此次的做法希望通過牽手合作伙伴的方式,進一步貼近本土客戶需求進行開發和應用。
除了采取合作的方式,據順德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另外兩大巨頭即日本安川、日本川崎重工相繼通過獨資、合資的方式進駐了順德。
3 帶動本土中小企爆發式增長
事實上,順德制造“機器代人”浪潮所產生的市場吸引力,不僅驅動著外來者—全球四大工業機器人巨頭的爭相進駐,也帶動了一批本土機器人系統集成企業的崛起。
佛山利迅達機器人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利迅達機器人”)正是其中一家。
“在推廣工業機器人過程中,基于應用的集成解決方案,是最關鍵的一環。”利迅達機器人董事長霍錦添說。從不銹鋼產業轉型而來的利迅達,在經過3年的研發工作后,從2013年開始對外銷售產品,如今已成為了產值破億元的機器人公司。
霍錦添告訴筆者,去年是利迅達實現爆發式增長的一年,訂單實現了500%的增長,合同銷售收入成功突破1億元大關。“今年,利迅達將自己的目標銷售額提升至3億元,計劃從原來的家電、不銹鋼、廚衛等民用領域向汽車制造行業切入”。
類似利迅達機器人這樣的順德本土機器人企業,已經越來越多。來自順德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提供的數據顯示,順德區目前擁有的與工業機器人相關的企業已經超過20家。
在近幾年相繼成立的這一批順德本土機器人中,有的已經在機器人集成應用的垂直領域上展示出獨特的技術優勢。
“這是去年下半年才生產出來的產品,它的效率可以做到每3.5秒一次,以前是需要5到6秒。”鼎峰機器人集團(下稱“鼎峰機器人”)營銷總監諶聯華指著一款正在運作的擺臂機器人介紹道。作為國內最早一批介入擺臂機器人應用的機器人企業,鼎峰機器人在研發上一直致力于提高旗下產品的工件效率。
而在順德另一家專注于視覺機器人應用的佛山隆深機器人有限公司(下稱“隆深機器人”),該公司總經理趙偉峰告訴筆者,盡管隆深機器人成立僅兩年,但在白色家電領域已經占有絕對的優勢。
相比起利迅達、鼎峰及隆深,去年年底才落戶順德的科凱達機器人,則瞄準機器人應用的高精尖領域。該公司首席科學家、武漢大學教授吳功平介紹說,該公司主要專注于高壓輸電線路巡檢機器人研發、生產和推廣,在機器人的智能化應用和導線跨越等多項技術上填補了國內外的技術空白。預計未來3-5年來將達10-15億元的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