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日于成都開幕的首屆世界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大會上,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聯盟執行主席兼秘書長羅軍透露:“目前,工信部、科技部等部委正在對機器人產業密集調研,預計2015年上半年會出臺一系列進一步扶持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產業的政策意見。今年內,相關部委對機器人產業已經有多項政策扶持,明年還會有更大的政策出臺。”
截至目前,工信部已經出臺了關于扶持和培育機器人和智能裝備產業的意見,科技部也出臺了很多政策扶持。除了中央部委之外,廣東、浙江、上海、江蘇等多個省份已出臺了“機器換人”計劃,如東莞決定2014年至2016年連續三年每年安排2億元,專項資助企業實施“機器換人”。
“未來,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在政策面上將有長期利好,在市場需求方面也將保持長期高速增長?!绷_軍表示,“今年國內對機器人產業已經高度重視,明年從國務院的角度還有更大的扶持政策,扶持資金力度還會加大。據我了解,明年工信部有望拿出50個億扶持機器人產業化,科技部也可能有幾十個億或者更多的資金扶持產業孵化和技術研發??傊髂陮C器人產業的扶持政策會更加具體?!?
工信部副部長毛偉明當天在出席公開活動時也透露,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組織制訂中國機器人技術路線圖及機器人產業“十三五”規劃,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引導行業發展,同時完善標準體系建設,組織編制我國機器人產業行業標準體系結構圖和標準明細表,加大對機器人企業研發與產業化的資金支持力度,搭建產需對接平臺,培育產業推廣示范基地,著力突破關鍵技術和重要環節,促進機器人產業健康發展。
羅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我國已經提前進入了機器人時代,機器人的市場需求躍居全球第一,并可能在未來30年左右保持最大市場增速。不過,我國機器人企業在國內的市場占比只有不到20%,其余80%的市場被國外機器人企業所占有。目前,國內有160多家機器人企業,但是伺服電機、控制器、減速器等三大核心零部件基本依賴進口,尤其是在控制機和減速器上依賴進口的情況更加嚴重?!?
羅軍建議,提升我國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的競爭力首先應從應用市場入手,搭建更多的開放式應用服務平臺應當是理想選擇。通過服務平臺,可以有效打開應用市場,讓更多用戶有機會主動接觸機器人技術,從而成為堅實的客戶群體。其次,應該在推動應用市場的同時,鼓勵和扶持我國機器人及智能裝備企業的不斷加快自主創新,增強核心競爭力。